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跨国企业本土化人才开发
作者:出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布时间:2018-09-28

人才本土化是跨国企业本土化策略的一种,是指跨国企业雇佣当地的人才从事生产经营。人才本土化有诸多优势,例如可以降低因人员外派带来的过高的管理费用、获得当地较为廉价的劳动力、树立跨国企业“本土企业”形象减少经营风险等。“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推动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发展进程,在人才任用方面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如关键技能人才难以获得、人才储备不足、员工离职率高等。解决此类问题应立足长远的角度,以本土化人才开发为着力点。基于此,本文提出以来华留学生作为人才开发的切入点,结合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的投资经营和来华留学生教育现状和问题,探索切实可行的来华留学生开发方法和途径。

一、中国跨国企业人才本土化问题及解决思路

中国企业想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长久生存,实施本土化经营是最为有效的方法,而人才本土化则是根本。针对中国跨国企业的特殊性,开发留学生作为本土人才是最为有效和长久的方法。

1.本土化程度低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各类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到沿线国家投资经营,截至2016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园区56家,企业总数1082家,为当地创造的总就业岗位17.7万。尽管如此,中国企业由于国际化起步晚,在海外员工吸引和任用方面显得力不从心。领英中国智库(2016)在基于对国企“走出去”的调查分析中指出,72%的拥有海外分支的国有企业表示依然以人员外派为主要的人才任用方式,另外28%则主要采用海外招聘的方式。

2017年发布的《中国500强企业发展报告》显示,中国“走出去”的跨国企业的海外员工数仅占7.64%,该年度世界跨国公司海外员工的比例为57.38%,发展中经济体海外员工比例为32.67%。此外,中国跨国企业在国际人才培养方面主要采用内部实践锻炼(32%)、内部组织语言培训(22%)、员工自学(16%)等方式。由此可见,中国的跨国企业在海外人才任用和培养方面依然处于较低的水平。

2.本土化方式依然停留在初级阶段

本地招聘是跨国企业国际化发展初期所采用的人事任免方式,随着国际化水平的提高,这些企业会采取更为切实高效的人才开发的方法以吸引本土化的人才,如GE、强生等国际知名企业所采用的管理培训生项目、高校奖学金项目等,这些本土化人才开发的方法较为有效地培养和教化了当地的学生,提高了本土人才比例,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相比之下,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本土化人才开发层面依然处于较为初级阶段,通常采用“教练式”的培训方式,如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所采用的“一帮一”和在国内设置内训机构、中国铁建开设本土化人才培训课程等形式,普遍的做法是利用公司内部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对当地人员进行教化,进而培养出符合要求的人才。

这种方式虽然可以获得当地人才,但是周期较长、人员学成后离职风险大。沿线国家之间的国情、政策差异明显,中国“走出去”企业能否长久地在当地生存下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具有既了解沿线国情又充分了解“一带一路”战略的高端人才,高端人才队伍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技术和资金。传统的教练式人才培养模式只能培养出技术工人和基层管理者,无法为公司培养出优秀的工程师和高层管理者,只能是解决短期人力资源短缺所采取的“权宜之计”,而不能作为长期的人力资源战略。

3.来华留学生是中国跨国企业既有的人才储备

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应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尽管中国社会各界和也在积极探索解决中国跨国企业人才短缺的问题,如在当地办学、为当地提供来华学习机会等,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决本土化人才短缺问题并非朝夕之功,应从长远打算。周谷平,阚阅(2015)的研究指出,中国的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必然会经历“母国中心”到“地理中心”的转变,即人员外派到本土化任用,核心要义是人力资源与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有效整合,来华留学生教育是中国实施高效的吸引、开发、保持国际化人才的有力途径。事实也证明,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作为本土化人才储备具有不可替代性。

首先,来华留学生是中国与沿线国家开展广泛的人文交流的凭借,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使命》指出“‘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将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为鼓励沿线国家学生来华留学,政府“每年向沿线国家提供一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政策的支持为沿线国家学生来华注入了强大的助推力,企业以留学培养为依托进行本土化人才开发,既迎合了“一带一路”的建设理念,又可以减少人才开发成本。

其次,对与中国的跨国企业而言,来华留学生是最符合要求的本土化人才储备。“一带一路”对人才的诉求是具有跨国视野、懂技术、熟谙中国和当地的文化和语言。留学生在华接受的教育涵盖汉语学、西医、工科、文学、经济、管理、中医、法学、艺术、教育、理科、农科、历史、哲学等14个学科,基本涵盖了中国的跨国企业所需的全部人才类型,加之留学生本身对当地语言和文化的高度认知,使得其在本土人才开发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

最后,在数量上,2015年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人数182825人,累计人数达122.1万,分别占当年世界来华留学生和世界总来华留学生总数的46.0%和43.8%。2005至2015年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人数呈线性增长趋势年平均增长度达17.4%,预计到2020年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人数将超过40.7万人。这一数据也传达出这样一个信息,即采取有力且有效的措施,促进来华留学生学成回国之后能够留在中国在当地的跨国企业工作,将能够有效地提高中国在当地的跨国企业本土化用工比率、解决所面临的人才问题。

二、开发留学生作为本土化人才所面临的困境和难题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作为可开发的潜在的人才资源,其本身也存在一些特殊性,尽管中国不断加大促进留学生来华的力度,但留学生教育方面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留学生培养并不符合市场需求。

1.来华留学生培养市场机制未建立

近年来业界不少学者提出要变革来华留学生教育模式,顺应时代发展培养适合“一带一路”建设的高端人才,但是中国高校在来华留学生教育方面并未作出实质性的变动,很多的变革仅仅是“流于形式”,难以取得来华留学生教育突破性进展。教育模式并为充分考虑市场的导向因素,仍旧延续着以往计划经济下的公益教育方式,更多的是让买方来适应卖方,而不是根据市场的需求主动去适应买方。

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来华留学生教育就是要做好国际学生在“吸引来华”“制定培养方案”“学成就业”一系列的对接,关键是市场信息的传递。企业将市场信息传递给高校,高校再针对性的制定培养方案培养人才,学成后返回企业工作,文君(2015)   将此称之为“人才进口--人才培养--成才出口”,这一构思的实现需要高校和企业的广泛和共同参与。然而中国的跨国企业在这方面的表现有点差强人意,突出表现为用人的“短视”,即只顾眼前的用人需求却没有着力去开发和培养人才。部分企业在这一方面作出了实质性的探索,如中民投出资委托清华大学为其培养人才,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这种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中国并没有形成规模,只有广泛的参与才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跨国企业本土化用工的现状。

2.来华留学生出现专业“扎堆”现象

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企业管理、小语种、专业技能和项目管理等方面,这四类人才的占比分别为37%,22%,15%和11%。来华留学生所学的14门专业基本涵盖了这些领域,但是所学专业之间人数差距较大并且倾向于文科。以2015年为例,来华留学生所学专业人数排名前三的汉语、西医、工学占比66.9%,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密切相关的理工科仅占11.1%。《来华留学生统计年鉴》虽未给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体的来华留学生修习专业具体的数据,但是从总体的数据和沿线国家的占比可见一斑,即留学生所学的专业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脱节。

来华留学的诱导因素是导致来华留学生专业“扎堆”的首要原因,周敏波(2012)基于东盟国家在广西的留学生的实证研究指出,对中国汉语和文化的热爱是促进国际学生来华的最大动机因素。来华留学生所学专业的数据也充分支撑了这一结论,2005、2010及2015年汉语语言类来华留学生占据当年全球来华留学生的比例分别为61.4%,55.1%和45.6%,均位列当年来华留学总人数之首。汉语语言类留学生比例偏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学历短期留学和进修生,如2015年来华短期留学和进修汉语类留学生人数达155472人,占全部语言类留学生85.8%。

三、结论和建议

将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作为潜在的本土化人才进行开发,其着眼点在于留学生,首先应针对性地对教学方式进行适当变更,其次应该探索更为灵活的培养方法,如校企合作、鼓励在华留学生到中国的企业实习等,这可以有效促进留学生学成后留在中国的跨国企业。

1.变革留学生培养方式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走出去企业对本土化人才有着较高层次的需求,从长远看来华留学生是解决这一问题切实可行的途径,应该在市场需求与留学生培养之间“搭一座桥”。为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人才“吸引-培养-聘用”完整的体系。留学生的培养“为我所用”,是从源头上解决中国“走出去”企业面临的人才困境行之有效的方法。中国的跨国企业多数总部或者分部位于如北上广这类一线以及省会城市,这些地方大多有重点大学并且吸引着大量的留学生,2005年至2015年来华留学生人数在总量上排名前十的省份/直辖市分别为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天津市、广东省、辽宁省、山东省、湖北省和黑龙江省。这就在留学生的聘用方面有着切实可行的操作性,可以企业的人才诉求为出发点为导向培养来华留学生,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匹配。

2)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和规定。政府相关的政策文件对来华留学生的教育起着导向性作用,是高校进行留学生教育的纲领。因此,完善相关政策和规定,可以从源头上改变现有的留学生教育现状。如教育部《高等学校接受国外留学生管理规定》指出“外国留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得就业、经商,或从事其他经营性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留学生在国内的发展,并且减少了其毕业后留在中国企业的可能性。为此,可相应修改部分条例和规定,以官方文件的形式鼓励来华留学生到中国的企业工作,例如总部位于上海市的中民投可以与复旦大学签订协议,要求在复旦大学留学的印度尼西亚学生到中民投实习,并且如果达到一定的时限,复旦大学将给予该留学生奖励和资助。这有利于增加来华留学生对中国企业的认知和认同,也为其毕业回国后,进入中国跨国企业在当地的分支机构就业奠定了基础。

2.探索更为灵活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

针对中国国际化发展起步晚、国际人才任用经验不足等问题,对中国企业的人才培养而言,校企合作是目前最为有效途径。通常的做法是以企业为出发点并且由企业出资联合高校进行人才培养。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说,这种方法有着突出的优点,首先,沿线大多数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此企业资助的形式可以形成对人才较强的束缚力,如协议培养和任用等,这可以有效避免人才流失。此外,基于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广泛的文化和教育交流,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更具有灵活性,传统意义上的留学生培养仅仅局限于留学生来华教育,而企业与学校的联合可以实现因地制宜,在目的国进行直接的人才培养而免去了来华留学的过程。中国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僵硬,并且大部分培养地点集中在国内,因此探索较为灵活的联合培养模式就显得尤为必要,思路包括:

1)在华学习与回国实习相结合。针对来华留学生不能在中国留学留学期间实习,设置“国内留学+回国实习”的培养模式,将留学生在华学习划分为在华学习和在当地实习两个部分,理论联系实际,保障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提高留学生在华企业工作的可能性。

2)企业与高校共同制定留学生培养方案。校企联合制定来华留学生培养方案是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的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是来华留学生“学有所用”的保障。企业将人才需求信息反馈给高校,在制定培养方案、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与高校共同制定,切实将来华留学生教育改革落到实处,带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形成普遍的示范效应。

3)与沿线国家合作培养当地人才。与国外知名高校联合培养人才是中国跨国企业做出的伟大尝试,华为在这方方面的表现最具代表性。截至2016年,华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本土化用工比例已经达到71%,其中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本土化幅度达17.7%,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华为的这一突出表现与其本土化人才模式分不开,如华为为培养更多ICT(信息、通讯、技术)人才而设立的“未来种子项目”、与华沙理工大学、波兹南理工大学合作创立“华为授权信息网络学院”,这些项目的实施为华为公司挖掘和开发了大量高质量本土人才。基于此,探索来华里学生在国内接受高等教育的方法,可依托在当地的跨国企业设立的“内部大学”或者合作创办的研究院等,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教育和培训,寻求中国高校、沿线高校、中在当地的跨国企业三方的联合人才培养模式。

3.促进中国与沿线高校之间进行联合人才培养

高校之间的合作是教育国际化的一个切实可行的路径,是提升“留学中国”的吸引力、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水平、打造一批国际知名的院校和专业的必由之路,鉴于“一带一路”的特殊背景,与沿线国家高校开展广泛的教育合作更具有现实意义。

1)学历互认提升来华中国高等教育总体质量。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显著不足。但是这种不足可以通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校合作来弥补,“一带一路”沿线有着众多国际知名的高校如中东科技大学、伊斯坦布尔大学、以色列理工学院、希伯来大学、莫斯科大学、乌克兰基辅大学、华沙大学、查理大学等,相对于中国很多高校而言,这些高校综合竞争力排名在世界比较靠前,是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潜在和重要的合作伙伴。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可考虑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优势学科充分融合,积极寻求合作进而实现取长补短携手发展的目标。

2)促进中国高校“走出去”办学。为应对“一带一路”发展需求,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走出去”也在积极探索新的路径。苏州大学和厦门大学先后在老挝和马来西亚建立了分校,在教化本土化人才和国际办学方面取得了积极效果。以厦门大学为例,厦大马来西亚分校以秉承本土化办学理念,采用全球招聘的方式聘用优秀教师,学生以马来西亚、东南亚其他国家为主,并且招收来自于全球其他地区的留学生。开设的专业覆盖了大部分“一带一路”建设所需的领域,这在提高厦门大学办学层次的同时,也为中国在马来西亚的企业培养了大批的本土化人才,是中国高等教育“走出去”的典范。

3)建设“一带一路”高校联盟。与世界知名大学之间的学历互认一直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痛点,可以在中国设置试点高校,寻求与沿线知名高校之间的学历互认与联合培养,互派教师和留学生。高校协同发展共享教育资源也是中国高校充分借鉴国际优秀高校的举措,如“C9联盟”“卓越大学联盟”“G7联盟(国防七校)”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在此基础上,中国可设置“‘一带一路’联盟”高校群,以群体的形式对接“一带一路”沿线重点高校,甚至在高校设置“一带一路”专项班,有侧重性地对不同区域/国家的来华留学生设置相应的课程。

(责任编辑:毕艳莉)
主办单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版权所有:全国职业教育对外合作与交流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989号

京ICP备09048925号-4
  010-62389019 (编辑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编辑运营中心) E-mail:chinacevep@chinazy.org